非专业乐队:初出茅庐却响亮有力
“我们从一无所有开始尝试,逐渐成长了、慢慢还有了原创,拥有了粉丝。人生不止一种选择,会有很多样式,所以大胆去尝试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事吧。像我们,只是简单地相信、去做了而已。”一位爱歌唱的小姑娘,也就是新生乐队的主唱如是说,眼里闪着光芒。
新生乐队是一支由五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组成的非专业乐队。五个人、两把吉他、一只箱鼓,便是他们的全部“装备”。谁能想到,这支小小的乐队从诞生到如今还不到两年,但初出茅庐的他们,每一步都走得响亮而有力量。
乐队最初是从一个90后女孩儿开始的。她瘦瘦高高,常常将一头黑发挽起在脑后,露出清秀的面庞。她只是一个热爱唱歌的小姑娘,并未经受过任何的音乐专业学习和训练,只凭着单纯的心和信,愿意站在上帝的面前,让自己成为众多人与天父之间见面的通道。慢慢地,她有了同伴,有人加入,又来了吉他手、鼓手,一个人逐渐变成五个,一年多时间里一支真正的小乐队就这样建起了。
用音乐唤醒和挽回青年人的心
这一年的时间里,新生乐队突破了不少限制。他们走出教会的高墙,不再局限于自己、本地,而是跨区域地参与了许多教会与社会活动。在一场跨教会敬拜赞美会上,他们结识了一间教会的敬拜团团长。这位弟兄找到新生乐队诉说了自己心头的遗憾:“教会中年轻人的流失非常严重。尤其是在疫情之后,很多人回到社会工作,很少再回教会。”所以,他有个感动,希望可以通过音乐挽回青年人的心,唤起他们起初对信仰的热情,让他们重新回归信仰、回到教会。
后来,新生乐队与这为弟兄联合举办了一场年轻人的敬拜会,参加者九成以上是青年人,许多人还带来了自己的朋友。
新生乐团的负责老师分享说:“我们本身就是青年人,创作的歌曲也有很多被青年人喜欢,我们希望用音乐的方式,让更多青年人看到教会的活力,也为中国教会的复兴贡献力量。”
创作中成长,每首歌都如星发光
当然,初出茅庐的他们还在不断尝试与更新。他们选择传唱与创作的歌曲,和一般意义上的古典圣乐或者传统赞美诗很不一样。他们不只翻唱歌曲,还努力突破自身专业的局限,在歌曲创作上积聚力量。
如今,他们的原创歌曲已超过10首,当静静聆听这些歌曲时,能够感受到歌词散发着温暖却又不失坚毅的力量,旋律中流淌着明亮又婉转动人的音调。当人们跟随歌曲的前奏,缓缓进入主歌、高潮,再回归尾声,就像在一段旅程中体会有时求索,有时疑问,有时徘徊,有时呐喊,有时喜悦,有时安宁……每首歌曲都不长,却像星星一样,在人们心中发着亮光。
现在社会上,许多时兴的流行歌曲为了“火一把”,只注重旋律的洗脑效果,而忽略了词与曲的打磨,像一些“口水歌”完全没有内涵可言。但新生乐队截然不同,他们选择以信仰的指引为方向、以“爱”为主题,认认真真写词、踏踏实实作曲。他们用音乐为迷茫的人指引方向,为失落的心点燃希望,为动荡的世界发出和平之声,这就是他们独有的风格与姿态。
保守初心、不断突破高墙、走入更多人群
“我们作为一支赞美的乐队,希望走向更多城市、办更多音乐会、影响更多人群。”乐队负责老师的话就是他们创办乐队之初坚持的心愿——通过自己音乐的恩赐,将爱分享给更多的人,带去安慰、思考、盼望和力量。他们不仅仅是这样说、这样想,也这样做。他们用自己的口来赞美,用歌曲来吹角,用音乐来服事。
新生乐队曾积极与一些公益机构联手,参与福利院做公演,为那里的孩子们和老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。他们还为一些公益机构提供免费的歌曲创作,用音乐传递爱、信心与盼望。
注:为保护受访人,文中“新生乐队”为化名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